圆满离婚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存在。即使就当时的婚姻状况而言,离婚是最健康的举措,还是会对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造成一定的伤害。
——《原生家庭》
他22岁,很瘦,他很聪明,能言善辩。但他总是对别人的示好有些戒备,装出一副街头混混,油滑难缠的样子。
那一年,他才8岁,父母离婚了,妈妈为这件事总是大发脾气。
小时候他觉得爸爸是一个非常酷的人,他总能感受到父亲对他专宠的爱。他们经常一起看体育节目或者出去看比赛。这种父子相处的美好时光让他感到非常开心。
父亲告诉他,“一切都不会改变,我们还会和以前一样。”
从那之后,父亲每个星期天都会回来看他,陪他一起看电视……
可是渐渐地父亲看他的次数从每个星期一次……变成了一个月一次……再后来是两个月一次……最后,再也看不到他了。
他很想父亲就给他打电话,父亲说他很忙很忙。
在父亲离开一年多以后,妈妈告诉他父亲娶了个带着三个小孩的女人,搬到很远的城市去了。
这一刻,他难以接受,父亲怎么这么快就把自己给忘了呢?他肯定喜欢新的家人吧!
父亲高大的形象在他心里瞬间崩塌了,父亲自从离婚后变得越来越像一个触摸不到的影子。
他想起最后一次见父亲时的场景,彻底让他崩溃了。
在他15岁的时候,当时他在家里被一些事情烦的不行,于是他冒出一个想法,他决定给父亲一个惊喜。
他搭了一个便车,坐了整整14个小时,满怀期待的想象着和父亲见面的场景。
到了之后,父亲表现得没有多么的惊讶,态度温和的接待了他。
他待了一会就感觉浑身不自在,莫名的觉得别扭——突然,觉得父亲像一个陌生人。
他看着父亲和那些小孩玩的很开心,自己就像一个外人坐在一旁。
那天离开后,他的心情变得很沉重。
父亲的离开,对这个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他总期待着能再次得到父亲的爱,可是他的期望却给他带来了极度的失望。
于是,他开始通过叛逆,不学好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其实深层次原因是想让父亲关注他,因为“他需要有人管教”。可是现实是父亲不愿意和儿子产生互动。
当呼唤不到父亲的爱,他心里仍然是对父亲抱有幻想的,可是面对一次次的失望,他开始用一些不健康的方式麻痹自己。
这对他未来的人生是有着极大影响的。
《原生家庭》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圆满离婚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存在。即使就当时的婚姻状况而言,离婚是最健康的举措,还是会对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造成一定的伤害。但是对父母而言,认识到自己离开的是伴侣而不是整个家庭,这一点至关重要。父母双方都有责任与孩子保持联系,尽管他们自己的婚姻破裂、生活发生巨变。一纸离婚判决书并不能成为不称职的父母遗弃子女的许可证。”
可是现实中的问题是有一些父母离婚后,就彻底的断开了,甚至消失不见。父母离婚本身对孩子的伤害就已经存在了。
父母任何一方的离开都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极为痛苦的缺失感和空虚感。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们通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家里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一定是他们的错。父母离异的孩子尤其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
父母从孩子的生活中消失,会让孩子有不被关爱的感觉,可怕的是这种伤害也如影随行的伴随着他们到成年。
在一档综艺节目《未知的餐桌》一个女孩和岳云鹏、秦昊讲起了她的原生家庭:
我妈和我爸是农村里面那种包办型婚姻,他们俩是没有爱情的。
我妈和我爸没有见过面就结婚了。
女孩说:“我小时候就经常听他们在楼下吵架吵的掀桌子,我小时候就会有那种阴影。”
岳云鹏接过话说:“我和我爱人有时候想吵架了,我们有一个约定就是绝对不当着父母的面和孩子的面吵架。父母会担心我们,孩子也会害怕是不是?”
秦昊也说,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确实挺大的。
女孩说,后来到了她大学的时候,他的父母离婚了。那时候她才感觉到妈妈好像如释重负。因为他们小时候不懂妈妈为什么总想和爸爸离婚呀?
这位妈妈也很不容易坚持到孩子上大学了才把婚离了。
如果说婚姻无法持续下去,父母选择分开却没有对孩子付出该尽到的责任,那么这一定不是称职的父母。这些父母推卸了自己对孩子应尽的责任,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这些都是很容易被忽视的。
苏珊·福沃德博士说:“当父母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原因是疏漏而不是打骂——通过他们的“不作为”而不是“有所作为”时,孩子成年后出现的问题和这种有毒的教养方式之间的关联就很难被人发现了。”
不管是为了孩子选择不离婚,还是婚姻出现问题为了不给孩子压力选择果断离婚的父母们,都应该注意不要伤害到孩子。
而这些是父母应该承担的基本义务和责任。
虽然现实情况没有那么理想,但我们更希望的是无论父母是否在一起,都能给孩子们完整的父爱、母爱。